2015年9月25日

张玮:失去的城“心” ——谈产城融合的亚马逊模式

张玮 全经联城镇化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博德西奥(BDCL)国际建筑设计公司总裁合伙人

 

9月11-12日,第三届中国房地产创新模式大会在北京丽都皇冠假日酒店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全经联会员、业内同仁及60家金融机构、50个创新项目的代表近60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9月12日下午,张玮先生做了题为“失去的城‘心’——谈产城融合的亚马逊模式”的演讲,以下是演讲视频和演讲全文:

 

温馨提示:视频较大,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大家好,今天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做一个分享。

 

虽然讲的是产城或者科技园区的规划,这是一个点,我想用这个点来讲更多的、更广域的理解,对中国这些年快速发展的理解和我们失去的东西,如何迎接这些挑战,是我们今天要拓展的主题。

 

我本人作为规划师和建筑师,在北美从业10年,在中国我们公司已经运营了20年,简单看是一个一倍的数字关系,但是众所周知,中国这几年的发展是翻天覆地的,绝对不是一倍的关系,我们这一代人有幸亲身经历并参与了这个过程,切身感受到了这个过程所带来的诸多希望和挑战。而我们的责任,是如何把这个问题做一个思考和总结,如何来迎接这些挑战。我今天一是讲我们遇到的挑战,二是讲美国的园区规划和建设的历程,最后再提一下我们如何去做。

 

城市的心,我们的梦想之城、理想之城是什么样子的? 这些是典型的照片,一个是欧洲的城市,一个是我们新的社区,比较宜人的尺度,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向往的,当然中国也有很多老北京的四合院、古镇的街巷,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

那么,我们失去了什么?这是美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城市摊饼式发展的结果,经常会回家迷路,是无序的郊区化,失去了原来的邻里结构。中国同样有这样的问题,之前的扩张,可能使得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所以这些城市都缺少了一个心脏,缺少了这个“心”区,原来有老的肌理的城市,大量遭到了破坏,而新建的城市缺少一个“心”,这个“心”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先放在这里。

我现在讲一下高科技园区如何规划。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园区服务的对象实际不光是企业,而是在这里工作的员工,因为只有这些员工工作开心,发挥了他的创造力,才能使企业获得利润,所以我先讲一下科技企业竞争是这样一个关系,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营造什么样的氛围,营造什么样的规划,才能吸引这样的人才,所以这是我们今天非常重要的一个原点,整个规划、建筑的造型多么美、多么漂亮,都不重要,回到核心的原点就是抓住人,新时代的高科技人才需要的是什么呢?人才需要放松、需要社交、工作就是玩、工作需要核心。当这些被满足的时候,他才能发挥出他的活力来,有了活力,人才的创意才能发挥出来,才能实现我们的效率。

 

人才需要放松。下面这些图片都是园区的一些空间,这是耐克总部的照片,当你来到这里的时候,心马上就放松下来,让你可以在工作之余做一些思考。人才需要社交,要有一些社交场所。工作就是玩,大家一般认为这是矛盾的,其实是统一的,通过体育活动、互动式的交流,才能发挥创造力,在耐克的园区里,他不让他的员工固定在一个餐厅里吃饭,要定期轮换。

这是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规划,大学的核心实际就是一个交流的中心,一定要有,不管是中央图书馆、中央广场,还是中央聚会,都非常重要。宾大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街,就是他们交流的地方,包括酒吧、图书馆、会所、俱乐部都在这条街上。所有的名校、大学都有它的心脏,作为交流的核心。

所以,高级人才需要什么?高级人才需要的元素是什么?在已有的园区设计规划当中,北美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他是从建设总部、建设园区开始,一直到今天,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所以我们研究它,学习到很多东西。

 

第一就是耐克总部,在波特兰,这个设计师叫鲍勃·汤普森,耐克的总裁叫费尔,他当时的设计要求就是要设计一个园区,让员工不愿意回家,不愿意被辞掉。所以这个园区要有玩、要充分的交流,解决他的后顾之忧,园区有托儿所、咖啡厅等等,工作只是一部分。还有各种健身设施,一应俱全,不同的运动场所,包括吃饭的地方都有不同的选择,非常丰富。工作只是模块式的,你需要办公桌了,流动的办公地点很多,所以这种办公已经不是传统的坐在自己的鸽子笼里,而是有很大弹性。创意人才不一定需要坐在办公台上,实际上有很多场所,包括走廊、有高差的台阶、地下室、户外等等,都要提供可以坐下来休闲交流的地方,所以你看耐克总部的时候可以看到,这样的空间大于传统意义的办公空间。耐克是这方面的鼻祖,我们后来看到的谷歌园区,都是建立在耐克的理念基础上,如何让员工把这里作为非常理想的工作环境,包括如何吸引他来,提高他的工作效率。

这是微软园区,同样,也是有刚才那些元素,放松、主街、交流,各种其它设施等。最新的谷歌总部耗资巨大,模拟它周围的原始山峦,整个总部要覆盖在全天候的大的太阳能网罩下面,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把刚才的理念进一步放大。

这是苹果总部。最完美的造型就是圆,所以他们设计了一个圆形的建筑。

然而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亚马逊的总部建在了西雅图,选址的时候做了一个思考。所有的园区都具备了刚才说的这些吸引人的地方,但毕竟是在郊外营造的,那么我们要做什么?这是亚马逊思考的。第一个思考就是我们需要城市的生活,我们的员工需要回归城市,城市里能提供你外围造城所不能提供的历史、文化、街道、老的房屋等等,这些原来城市丰富的肌理叠加在一起的东西是很难复制的。所以当时亚马逊负责地产发展的总裁就提出来,我们亚马逊要回归城市,实际回归城市的选择是成本很高的,因为郊外的地价成本都会比较低,选择在西雅图市中心是非常昂贵的,但是他们还是决定这样做了,因为他们觉得我的员工希望下午三四点去楼下路边的咖啡馆喝个咖啡,要去遛遛狗、看看宠物,都非常方便。包括他们还有很多经常举行的节目,城市周围的广场都为它做了很多服务,包括户外歌剧院、农贸市场、画展、文艺表演等等,所以融入城市是他的一个选择,上面就是西雅图市中心,下面是小的城市内湖,黄颜色是亚马逊园区的区域,一共是一万多平尺,现在正在建设当中,这个理念是不同于刚才的,就是要回归城市。

这是它的总部,有一个体验中心。西雅图雨比较多,可以四季在里面活动。

将来整个园区建成,就是这一片,将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是城市的一个延伸,同时也补足了公交、电车、市场、老房子、老车库等等,居住、娱乐、生活成为一体,是完整的。所以,如何让我们的城市有魅力,如何让它回归它的原点,这个“心”非常重要。

 

因此,如何让园区当中的几个板块产生共振效应呢?我们的写字楼、总部、酒店等等这些功能都要产生一个共振效应,使它成为一个“心”。我们研究过很多城市,这是把城市的建筑涂成黑色,白色是它的空间和道路。在过去的20年间,我们非常重视有一个多么奇异的建筑,却忽略了建筑本身的功能。有形的东西固然重要,但是目的是为了配合无形的东西,因此,一个城市的规划不仅应关注如何营造它有建筑的地方,同时也要关注它空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做设计工作营的时候,一定要有景观师在最开始的创意阶段就要参与进来,我们的建筑师关注的是实体,景观师关注实体以外的东西。上面是城市的正反贴,一个黑色是城市,一个反过来,黑色的是城市道路,这两个是同等重要的,只有这两个同样成功,城市的魅力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对于园区规划,不仅要实现刚才的元素,还要追求城市心脏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空间和负空间同样重要,同时空间的尺度要符合人的尺度

 

这是我们前不久做的天津军粮城项目。开放的空间,城市最重要的部分,街道是非常重要的。巴黎等很多大城市的规划,上述设计原则都存在,开放的空间、混合功能、体验、多种多样的空间形态,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空间和心脏都很重要。营造一个可识别的、宜居的城市,或是一个园区,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这些。

在研究这些要素之后,我们就做了一个定义,都是图像化了。由于军粮城不靠近天津市,只有一个高铁总站,因此我们首先想到要营造一个街区组团,先挖掉一个院落,是一个系列的空间,再挖出它的街巷,再挖出街巷和空间,再挖出第五立面的屋顶,最后这个街区就完整了。我们在街区里像魔方一样赋予不同的混合功能,一定是多元化的功能,一个基本的组团就形成了,我们把几个不同的基本组团放在城市当中去,加上中央绿地,加上这些组团,加上我们局部的不同的步行小巷、邻里街巷,再加上绿地系统,不同的功能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城市,这个城市就是有“心”的城市。

 

无论是园区规划还是城市规划,只有这种有“心”的城市才能吸引人,而不是吸引眼球的建筑。一个大家可以休闲、娱乐、同时有不同层次空间、不同层次功能的社区,才是一个宜居社区。我们有一个5分钟步行距离理论,即如果在5分钟步行距离之内可以满足购物、娱乐、休闲的需求,这就是一个宜居社区。所以我们有了这样的组团、大空间。其实每个建筑都可以是普通的建筑,但是这个城市、这个园区的灵魂就有了,还有自己的街巷,有不同的空间和广场。

 

创作中国的世界建筑,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经过了20年的飞速发展,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不要忘记我们原来文化的东西,我们旧有建筑的根。只有维系住我们原来的根,在这个基础上叠加我们新的建筑,而不是拆旧盖新,才能创造出城市的魅力。

 

全经联(美国)商学院就设在我们西雅图总部。西雅图和波特兰是两个姐妹城市,拥有很多跨国企业,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西雅图有微软、亚马逊、星巴克、波音,波特兰有耐克、英特尔总部等,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非常欢迎大家来西雅图、波特兰考察,无论是城市建筑、绿色交通、园区规划,都有非常值得借鉴和交流的地方。